在相爱三周年的纪念日再次踏上三亚的土地,除了重温这里的阳光沙滩,更多的是回忆和情怀。
亚龙湾也算是两人的情定之地了,婚纱旅拍,别的地方可以不去,这里是一定要打卡的。
阳光沙滩同样是非常热门的场景,此外,热带森林公园也是必拍之地,兰花谷中的那棵古榕树见证了安亦的相恋,三年后,两人在同一棵树下永结秦晋。
正如摄影师调侃的那样,在婚纱照中,新郎只是构图的一部分,是绿叶,有时甚至都不需要出镜,画面中有新娘就够了。
拍摄期间,沈亦泽收到最多的指令是:“沈老师出画,我们给安安单独拍一张。”
次多的是:“沈老师靠边一点,不要抢镜头。”
沈亦泽也甘当工具人和背景板,只要能把安安拍好看,怎样都行。
三亚之后便是此行的最后一站,京都。
一行人经由沪东转机至大阪,再由大阪辗转至目的地。
作为千年首都,京都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遗迹,且相当一部分古建筑都保存完好,但要说京都是“古都”,那是巨大的谎言。
确实有古物留存,寂然又悄然的。但是,很少有人像京都人这么喜爱极端、喜爱新事物。
首都迁到东京的时候也是如此。在“不要成为第二个奈良”的口号中,京都不断着手现代化建设,召开劝业博览会,建设平安神宫,开凿水渠,开通市营电车……在中京、下京一带,自古延续的旅馆之间也盖起了高层公寓。
“原来京都是这样的啊……”
挽着沈老师的手走街串巷,杨九安不禁感慨。
她对京都的了解全部来自摄影作品和动漫作品,看惯了樱花、鸟居、神社和寺庙,总以为京都处处古韵,真到此一游,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当然,传统文化也有,比如只园,日本现存最大也最着名的艺伎区。这条街上仍保留着三百年前的艺伎馆、茶屋等老建筑,妆容精致的艺伎和舞伎乐此不疲地向游客们展示日本古典歌舞的风采。
只是在前往只园的途中,顺着四条花见小路一直北上,然后向右转,你会发现窄窄的路上林立着形同火箭的醒目大楼。
这种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杂糅在京都随处可见:茶屋里的西洋古董,老货仓里的咖啡馆,菜市场旁的爵士咖啡厅,寺庙墙壁尽头的现代艺术画廊……
这一类令人啧啧称奇的店铺散布在东大路两侧,从五条坂到八坂一带。既有隐秘的酒吧,也有西风东渐时代的宅邸,仿佛现在也有人居住,其实却是做创意菜的中餐馆。
漫步于京都的街头,就仿佛穿梭在时空隧道中,你以为你遇见了历史,转过街角,大蜡烛般的京都塔便以一种不讲道理的姿态突兀出现在你面前。
杨九安起初会感到一丢丢不和谐,逛得久了,也就渐渐适应,虽然跟她刻板印象中的京都不同,但这样才更新奇,也更能激发她的探索欲。
“要不我们别换婚纱了,就拍一些街拍吧,穿婚纱的照片我们已经拍得够多了。”
杨九安提议。
好不容易来一趟,比起换上笨重的婚纱耗费大量时间摆拍,她显然更愿意走哪儿拍哪儿了,以纯游客的身份记录她和沈老师的所见所闻。
尽管不那么正式,可谁规定了婚纱照就只能一种拍法?纪录风格才更真实,拍出来的照片也更具恋爱的气息,身为纪录片导演的她格外钟爱此道。
沈亦泽和摄影团队都没有意见,既然是私人订制,当然以客户的意愿为准,更何况,这个客户还是专业的。
也因此,三天两夜的京都之行变成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旅游vlog。
在稻荷大社的联排红色鸟居下闲庭信步,在清可见底的鸭川旁沐浴阳光,驻足于西阵的料亭前,看手持两把武士刀的厨师表演料理,又或者找一家安静的拉面馆,品尝当地人最爱的超浓汤拉面……
很久没有这样旅行过了,放松的,不带任何目的的,当坐上返程的航班,两人都感到发自内心的满足。
回江南后,杨九安从她师兄那儿要来了底片,这七天林林总总拍了五千多张,要从其中选一百张制成两套相册。
对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来说,这事无异于折磨,但安安不存在这个问题,她做决定一向干脆利落,再加上过硬的专业素养,一上来就刷掉了一大半她认为不够完美的照片。
沈亦泽自是没什么意见,婚纱照本就是突出新娘的照片,新娘本人的喜好当然是最重要的。
五套衣服,每套二十张,凑齐一百张后,便开始后期制作,也就是修图。
某种程度而言,摄影就是修图的艺术,会修图的摄影师不一定是好摄影师,但不会修图的摄影师一定不是好摄影师。
杨九安当仁不让,主动揽下这个活,自己的照片,她还是希望由自己来修,尽管工作量有点大。
见安丫头天天把自己关屋里修图,沈亦泽很心疼却又帮不上忙,只好说:“你分一些给他们修吧,修得不好让他们返工就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业的幕后大佬请大家收藏:(m.fwenxue.com)文娱业的幕后大佬飞库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